两宋戏剧,均谓之“杂剧”,至金而始有“院本”之名。院本者,《太和正音谱》云:“行院之本也。”初不知行院为何语,后读元刊《张千替杀妻》杂剧云:“你是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则行院者,大抵金元人谓倡伎所居,其所演唱之本,即谓之院本云尔。院本名目六百九十种,见于陶九成《辍耕录》(卷二十五)者,不言其为何代之作。而院本之名,金元皆有之,故但就其名,颇难区别。以余考之,其为金人所作,殆无可疑者也(见下)。自此目观之,甚与宋官本杂剧段数相似,而复杂过之。其中又分子目若干,曰“和曲院本”者十有四本。其所著曲名,皆大曲法曲,则和曲殆大曲法曲之总名也。曰“上皇院本”者十有四本。其中如《金明池》、《万岁山》、《错入内》、《断上皇》等,皆明示宋徽宗时事,他可类推,则上皇者,谓徽宗也。曰“题目院本”者二十本。按题目,即唐以来“合生”之别名。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合生》条言:《唐书·武平一传》平一上书:比来妖伎胡人于御座之前,“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舞踏,名曰合生。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即合生之原,起于唐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