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外交上的积弱,早成不可掩饰的事实。[外交局势的开始转变]但从欧战发生及俄国革命后,国际局势起了变化,同时中国民众也渐渐觉悟到要争取外交上的胜利,不能单靠政府,须用民众自己的力量和帝国主义奋斗,才有效力。又经“五四”“五卅”两次群众的革命斗争,使帝国主义者感觉到他们虽有坚甲利兵,终不能消退中国的革命浪潮。于是帝国主义者不得不提出所谓“司法调查”与“关税会议”等延宕欺骗的政策以缓和中国的反帝斗争。在这时期,中国的外交局势显然已略有转变。到民国十五年冬,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一时民众运动如春笋怒发。[汉口、九江革命民众的自动收回英租界]明年一月三日,汉口市民庆祝北伐胜利,和英国水兵发生冲突,被杀伤多人。市民大愤,拥入英租界。那时候帝国主义的兵舰停泊在汉口的很多,但他们怕我们的革命民众,终不敢公然挑衅,汉口英租界当局不得不在革命民众势力威胁之下,撤退水兵,由国民政府派军警设立临时管理委员会主持一切。同月九日,九江英水兵与工人发生冲突,九江的英租界,亦被革命民众夺回。当时驻北京英公使派员向国民政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