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者已看破了中国的弱点,便处处挑衅,乘机侵略。[鸦片战争后的局势]同时中国虽受帝国主义的武力压迫,缔结了不平等条约,但政府与人民的排外倾向,并不因此而衰退。以此之故,当太平天国及捻回之乱发生时,又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事情。
《南京条约》本许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四处都已依约办妥,独广州人民自己组织团练,坚决拒绝洋商入城。[英法联军的起因]道光二十九年[1],英国的香港总督派军舰开入省河,胁迫履行条约。时徐广缙为两广总督,叶名琛为广东巡抚。徐广缙密召各乡团练十余万人至省城示威,英国虽有军舰,却也无可奈何。后来香港总督移书徐广缙,请重定“广东通商条约”。徐广缙先与地方士绅接洽,教他们出面要求订明“严禁入城”一条。香港总督见广州民气激昂,诚恐有碍商务,勉强承认。因此,广州人民以为得了胜利,非常高兴。而徐广缙、叶名琛亦因此受清廷的褒奖。咸丰二年[2],徐广缙被调任为湖广总督,叶名琛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