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国运,到了高宗时已达极盛,然而衰乱之机,在高宗时已经预伏了。[清朝国势的渐弱]原来高宗是一个自负不凡,喜欢闹阔绰的人,处处想模仿圣祖。几次巡游江南[1],糜费无算,国家元气被他斫丧不少。中岁后任用贪黩无厌的和珅,以致污吏赃官,布满全国,民众受到剥削的苦痛。
和珅是满洲官学生,初为高宗侍从。有一次,高宗有事将出发,一切仪仗都齐备了,仓皇之中缺了一个黄盖,高宗大怒道:“是谁之过欤?”和珅在旁很从容的回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职!”高宗本是一个自作聪明的皇帝,他引用了这句《论语》中的成语,而和珅居然用《论语》的注解作答,因此就被高宗赏识。后来和珅官至大学士,贪贿弄权,吏治大坏。仁宗嘉庆四年[2],被王念孙等所参劾,夺职下狱,赐自尽,并抄没他的家财。据仁宗谕旨,清查和珅之遗产,共计一百另九号,内八十三号尚未估价,已估价之二十六号,合算共计银二亿二千三百八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两。照此推算,未估价的又应值八亿两有余。明朝的权相如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