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第六十一讲 鸦片战争的惨败
王伯祥
下载:开明中国历史讲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清朝的国运,到了高宗时已达极盛,然而衰乱之机,在高宗时已经预伏了。[清朝国势的渐弱]原来高宗是一个自负不凡,喜欢闹阔绰的人,处处想模仿圣祖。几次巡游江南[1],糜费无算,国家元气被他斫丧不少。中岁后任用贪黩无厌的和珅,以致污吏赃官,布满全国,民众受到剥削的苦痛。
       和珅是满洲官学生,初为高宗侍从。有一次,高宗有事将出发,一切仪仗都齐备了,仓皇之中缺了一个黄盖,高宗大怒道:“是谁之过欤?”和珅在旁很从容的回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职!”高宗本是一个自作聪明的皇帝,他引用了这句《论语》中的成语,而和珅居然用《论语》的注解作答,因此就被高宗赏识。后来和珅官至大学士,贪贿弄权,吏治大坏。仁宗嘉庆四年[2],被王念孙等所参劾,夺职下狱,赐自尽,并抄没他的家财。据仁宗谕旨,清查和珅之遗产,共计一百另九号,内八十三号尚未估价,已估价之二十六号,合算共计银二亿二千三百八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两。照此推算,未估价的又应值八亿两有余。明朝的权相如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简介
第一讲 传说中的古史
第二讲 黄帝的建国
第三讲 尧舜禅让与洪水
第四讲 夏商的政教
第五讲 周初的封建
第六讲 春秋与战国
第七讲 周朝的制度
第八讲 诸子争鸣与其背景
第九讲 秦朝的统一
第十讲 先秦时代的外族
第十一讲 群雄覆秦与楚汉相争
第十二讲 汉初的事变
第十三讲 黄老之治与儒家独尊
第十四讲 汉武帝的功业
第十五讲 外戚专权与新莽篡国
第十六讲 汉室的再建
第十七讲 清议与党锢
第十八讲 佛教的传入
第十九讲 道教的创设与黄巾的动乱
第二十讲 两汉的制度
第二十一讲 两汉与外族的关系
第二十二讲 三国的鼎立
第二十三讲 晋的统一与八王之乱
第二十四讲 五胡乱华与晋室东迁
第二十五讲 南北朝的对立及其演化
第二十六讲 隋之统一与南北文化的协调
第二十七讲 隋唐的过渡与唐太宗的功业
第二十八讲 唐初的域外交通与外教的传入
第二十九讲 武后的活动与时局
第三十讲 开元天宝的政治及其影响
第三十一讲 方镇构兵与朋党倾轧
第三十二讲 宦官弑立与朱温篡唐
第三十三讲 隋唐的制度与学术
第三十四讲 五代的迭更与十国的错列
第三十五讲 契丹的强盛与内侵
第三十六讲 宋的统一与初政
第三十七讲 宋辽澶渊之盟
第三十八讲 西夏的由来及其与宋辽的交涉
第三十九讲 王安石与新法
第四十讲 元祐党争及其影响
第四十一讲 约金攻辽与徽钦被掳
第四十二讲 宋室南渡与对金和战之频更
第四十三讲 理学的风行与庆元党禁
第四十四讲 蒙古的兴起与夏金的灭亡
第四十五讲 蒙古大举西征的威力
第四十六讲 宋室之亡与元兵出海
第四十七讲 宋代的制度与文物
第四十八讲 元代的政治及其影响
第四十九讲 元末革命的纷起
第五十讲 辽金元的制度
第五十一讲 明太祖的开国方略
第五十二讲 明成祖的刻忌与事功
第五十三讲 元裔的扰边与明廷的应付
第五十四讲 倭寇与朝鲜战争
第五十五讲 明代的宦官权臣与党祸
第五十六讲 满清的兴起
第五十七讲 天主教的传来及其影响
第五十八讲 流寇覆明与清人入关
第五十九讲 明代的制度与学术
第六十讲 清初的政略与武功
第六十一讲 鸦片战争的惨败
第六十二讲 太平天国的革命与捻回的响应
第六十三讲 英法联军与中俄交涉
第六十四讲 东南藩属的丧失与沿海港湾的租借
第六十五讲 义和团与《辛丑和约》
第六十六讲 日俄战争及其影响
第六十七讲 预备立宪的前因后果
第六十八讲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六十九讲 清代的制度
第七十讲 清代的学术
第七十一讲 两度帝制运动的失败
第七十二讲 民三中日交涉到华府会议
第七十三讲 从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
第七十四讲 军阀混战与国民革命
第七十五讲 国民政府的确立
第七十六讲 外交局势的转变
第七十七讲 日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略
第七十八讲 最近中国经济现状的鸟瞰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