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太宗以来,屡受辽、夏两国的侵略,国势日益削弱。[宋神宗以前的时势与变法的动机]仁宗号称贤主,然对外一无办法,只把大量的币帛送给外国,以图苟安。国家的负担日重,相伴的便是百姓的被剥削愈甚,而结果则是民穷财尽。英宗(太宗曾孙赵曙)在位只四年[1],当时的朝臣都是些迂曲之士,没有远大眼光,外敌如何抵御,内政如何改革,都不放在心上,而为了一些小事,却争执累年。[2]英宗崩,太子赵顼即位,是为神宗。神宗是个颇想振作有为的皇帝;同时他处在这内外形势变相煎迫的时代,改革运动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却好有一位应运而生的政治大家王安石,主张变法图强,深合神宗的心理,于是君臣如鱼得水,一意励行“新法”[3]了。
王安石像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为封荆国公,故后人亦称王荆公),临川人。[王安石的身世]他很博学,善做文章,又有政治天才,欧阳修非常赏识他,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