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中国北方边患的匈奴,从汉武帝把他们驱逐到漠北以后,势力渐渐衰弱。[匈奴的衰弱与分裂]汉朝又利用西域乌孙等国,使他们常起冲突。宣帝本始元年[1],匈奴为乌孙所败,人口牲畜,死亡无算,从此匈奴便成为一个弱国。不久,匈奴又起内乱,呼韩邪单于投降中国。新莽时代,匈奴尝乘机反叛。但到后汉初年,匈奴又起内乱,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又投降中国。后来北匈奴衰弱,南匈奴想并吞他,到汉朝来请兵。那时候窦太后当朝,要使窦氏立功,便派窦宪出兵,大破匈奴于稽落山,在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后两年,窦宪又派兵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从此以后,匈奴一族,除投降中国的搬到中国西北一带和汉人杂居外,大部向西方迁移,成为后代匈牙利人的祖先。
武帝通西域,西域诸国差不多完全服属中国。[西域交通的断绝与班超平定西域]新莽时代,匈奴反叛,西域也都与中国脱离关系,一部分归附匈奴。光武帝时,西域派人来要求和中国复交,但光武帝不允许他们。明帝讨伐匈奴,乃派班超出使西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