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入主中国以前,曾席卷中亚及欧洲东部,早与各种民族及各种文明相接触,故对汉族的文化不甚重视,只一贯地实行其“蒙古政策”。[元朝衰亡的原因]游牧民族的政治思想本不发达,又不知接受汉族的文化,只一味用极度的高压政策统治华人,其结果使阶级间、民族间的仇恨日益加深。同时蒙古人在中国既久,享受丰裕的生活,渐失其犷悍的本性,日就腐化,便给汉族以恢复政权的机会。
元朝以异族入主中华,又以被征服民族待汉人,种族间的仇恨当然免不了的。所以宋朝遗民郑思肖[1]曾有诗云:“纵遇圣明过尧舜,毕竟不是真父母”[2]。但这是士大夫的心理。一般平民,能过安定的生活,即使不是真父母,也会隐忍下去的。不然,元朝以后的清朝,怎能统治中国二百多年?根本的仇恨,还是在阶级间。元朝豪强特权阶级的对平民压迫剥削,实为空前所未有。尤其喇嘛僧徒的横暴。所以元末起兵的群雄,大都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及游民无产阶级(方国珍是盐贩,刘福通是邪教徒,徐寿辉、郭子兴是布贩,张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