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既即帝位,便着手翦灭割据一方的群雄:乾德元年[1],取荆南,降高继冲[2];同年,取湖南,执周保权[3];三年,灭蜀,降孟昶[4];开宝四年[5],灭南汉,降刘鋹[6];八年,灭南唐,降李煜[7]。[宋初的削平群雄]明年,太祖崩,太宗即位。太宗即位的第三年,吴越王钱弘俶[8]来归附;同年,清源节度使陈洪进[9]以漳、泉二州来归;明年,灭北汉,降刘继元[10]:从唐中叶以来的分裂局面,至此总算告一结束。
将士拥立皇帝,在五代时几乎成为一种风气(后周太祖和世宗都是由将士拥立的)。[实行中央集权政策的动机]当陈桥兵变时,宋太祖对那些拥立他做皇帝的将士们说:“汝等贪富贵。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汝等)主矣。”他很明白由将士拥立的皇帝,容易受制于将士,并且将士拥立他做皇帝,不过贪图富贵,倘以后措施有不如将士之意,他们未始不可拥立别人。所以他在当时既提出“服从命令”的条件,过后又苦心焦思,设法削弱诸将的实权,巩固中央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