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曾派遣使臣到各国考察宪政,复下诏预备立宪,想借以缓和国民的反抗。[戊戌政变的追溯]这件事情的起因,不仅是受义和团的失败及日俄战争的影响,且和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康有为、梁启超[2]等的维新运动——就是所谓“戊戌政变”——有关系。现在先把康、梁的维新运动追述一番。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对于所谓“夷狄”已由轻视一变而为惊惧,但那时候的士大夫,还是一致主张把国门关起来,大家讲究如何防守海口,抵御洋人。[戊戌政变的原因]太平天国之乱,清廷得“洋兵”的帮助,平定江南,于是西洋人的坚船利炮,引起了士大夫们的注意。事平以后,左宗棠奏请于福建设立船厂,曾国藩于上海制造局附设机器学堂,以养成工程人材,又奏请选派年幼机警的学童,出洋学习军船诸政。同时铁路局、电线局、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相继成立。而北洋、南洋、广东、福建四舰队也创办起来了。那时候士大夫们的口号,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以为西洋人只懂得制造枪炮兵船等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