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希济(二)
○崔烈论
汉室中叶,戎狄侵轶之患,边郡略无宁岁。兵连祸积,历世不已,天下以困,国用不足。榷酤租算之外,方许民间竭产助国,出金赎罪,货镪以为郎,以为经世之术,救弊之务。逮至桓灵之世,天子要之百万,然後用为三公。崔烈常以贿求备位於公辅。问其子“外以我为何如”,对以“铜臭”之说,垂於前史。
然近之人主,无桓灵之僻。自咸通之後,上自宰辅以及方镇,下至牧伯县令,皆以贿取。故中官以宰相为时货,宰辅以牧守为时货。铨注以县令为时货,宰相若干万绳,刺史若干千绳,令若干百绳,皆声言於市井之人,更相借贷,以成其求。持权居任之日,若有所求足其欲,信又倍於科矣。争图之者,仍以多为愈。彼以十万,我以二十万;彼以二十万,我以三十万。自宰邑用贿之法,争相上下。复结驷连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