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传记   
阮籍评传
第六章 阮籍的双重人格   二、阮籍人格的特征与表现
下载:阮籍评传.txt
本书全文检索:
       在理想与环境双向制约或双重作用下,阮籍双重的现实人格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多变性和不变性。多变性是指阮籍作为人格的主体,由于受到环境的压迫而不得不随时调整自己的外在形象,可以有不同的言论或行为。不过这种多变性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任意变化,因为它还要受到内在理想因素的制约。借用数学里函数关系表述阮籍人格这一人格特征,如果说他的外在形象是个常变量,那么,他的儒家式的理想则是个不变量。明人靳于中说:先生(阮籍)处毋妄之世,值毋妄之人,卒远害全躯,如钟山昆仑之玉,炊炉炭三日而色浑不变,此岂无所挟持能然乎?余尝横览古今,评先生其逍遥似蒙叟,其韬晦似子房,其恢达似方朔,其真率似渊明,而生平出处心迹尤肖楚灵均。唯是灵均愤世之皆醉己独醒,先生愤世之不醒己独醉。醒者愁愁,故以上官为怪鸟而湛鱼腹;醉者忘忘,故以司马为海鸥而遂鸿冥,要其忧君为国之心则一尔。
       --《阮嗣宗文集序》所谓"毋妄之世"与"毋妄之人",系指阮籍当时所面临的险恶的社会环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序言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阮籍的家世与生平
   简介
   一、世儒的士族家庭
   二、青少年时期的阮籍
   三、正始时期的阮籍
   四、竹林时期的阮籍
第二章 阮籍思想的矛盾与分期
   简介
   一、玄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阮籍著作的不同思想倾向
   三、阮籍思想之分期
第三章 早期哲学:一个理想的客观世界
   简介
   一、曹魏的名法之治与阮籍的儒学思想
   二、《乐论》--"大乐与天地同和"①的整体观
   三、《通易论》--易与天地同道的整体观
   四、《乐论》、《通易论》的理论意义及其矛盾
第四章 后期哲学: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
   简介
   一、阮籍由儒而庄的思想演变
   二、阮籍天人之学新义
   三、《达庄论》--以齐物为旨的"万物一体"观念
   四、《大人先生传》--"大人先生"式的理想人格与理想精神境界
   五、阮籍玄学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理论矛盾
第五章 《咏怀诗》:一个矛盾的情感世界
   简介
   一、双重的时代音调--"忧生"与"刺讥"
   二、苦闷的象征-一神仙与隐逸
   三、《咏怀诗》的思想价值
第六章 阮籍的双重人格
   简介
   一、阮籍人格的裂变
   二、阮籍人格的特征与表现
   三、心灵的失衡与弥合途径
第七章 阮籍与竹林七贤:思想和人格的比较
   简介
   一、阮籍与山涛
   二、阮籍与刘伶、阮咸
   三、阮籍与向秀、王戎
   四、阮籍与嵇康
   五、几点反思
第八章 阮籍的历史影响与评价
   简介
   一、阮籍的历史影响
   二、历代对阮籍的评价
   三、对阮籍应作如何的评价
附录①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