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传记   
阮籍评传
第四章 后期哲学: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   五、阮籍玄学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理论矛盾
下载:阮籍评传.txt
本书全文检索:
       对阮籍玄学理论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楔入。所采取的视角可以有多种,结论相应地也会有多种。这里,我想借取一个"现成"的视角,即以玄学家郭象对庄子的评价为尺度怦判阮籍的思想。郭象在《庄子序》①中说:夫庄子者,可谓知本矣,故未始藏其狂言而独应者也。夫应而非会,则虽当而无用;言非物事,则虽高不行;与夫寂然不动,不得已而后起者,固有间矣,斯可谓知无心者也。夫心无为,则随感而应,应随其时,言唯谨尔。
       故与化为体,流万代而冥物,岂曾设对独构而游谈乎方外哉!
       郭象认为,庄子的理论只可以说是"知本"。所谓"本",也就是"无心"。真正体会到"无心"奥妙者的心是寂然不动的,但他并不是不应外物,没有作为,而是随感而应,根据外界的情况作出自然的反应,所以他发表言论一定是小心谨慎,与外物相配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郭象所说的"无心",实际上是指一种无差别的精神境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序言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阮籍的家世与生平
   简介
   一、世儒的士族家庭
   二、青少年时期的阮籍
   三、正始时期的阮籍
   四、竹林时期的阮籍
第二章 阮籍思想的矛盾与分期
   简介
   一、玄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阮籍著作的不同思想倾向
   三、阮籍思想之分期
第三章 早期哲学:一个理想的客观世界
   简介
   一、曹魏的名法之治与阮籍的儒学思想
   二、《乐论》--"大乐与天地同和"①的整体观
   三、《通易论》--易与天地同道的整体观
   四、《乐论》、《通易论》的理论意义及其矛盾
第四章 后期哲学: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
   简介
   一、阮籍由儒而庄的思想演变
   二、阮籍天人之学新义
   三、《达庄论》--以齐物为旨的"万物一体"观念
   四、《大人先生传》--"大人先生"式的理想人格与理想精神境界
   五、阮籍玄学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理论矛盾
第五章 《咏怀诗》:一个矛盾的情感世界
   简介
   一、双重的时代音调--"忧生"与"刺讥"
   二、苦闷的象征-一神仙与隐逸
   三、《咏怀诗》的思想价值
第六章 阮籍的双重人格
   简介
   一、阮籍人格的裂变
   二、阮籍人格的特征与表现
   三、心灵的失衡与弥合途径
第七章 阮籍与竹林七贤:思想和人格的比较
   简介
   一、阮籍与山涛
   二、阮籍与刘伶、阮咸
   三、阮籍与向秀、王戎
   四、阮籍与嵇康
   五、几点反思
第八章 阮籍的历史影响与评价
   简介
   一、阮籍的历史影响
   二、历代对阮籍的评价
   三、对阮籍应作如何的评价
附录①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