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八世祖宗承,永嘉之乱时,讨伐陈敏有功,封为紫阳县侯,授宜都郡守之职。死于任上。宗氏子孙因此居于江陵。父亲宗高之,梁时任山阴令。
宗懔自幼聪明精敏,喜爱读书,昼夜不知疲倦,一说话就引用前人故事,乡里都称他是“小儿学士”。梁大同六年(540),举秀才,因为没有赶上南北二宫元旦正会,依例不能对策。梁元帝出镇荆州,对长史刘之遴说:“你们家乡多才干之士,替我举荐一个有情意的少年。”之遴举荐宗懔,当天就引见给梁元帝,令兼任记室。曾经夜晚被召至元帝府,奉命撰写《龙川庙碑》,一夜之间就写好了。天亮呈交给梁元帝,梁元帝大加赞美。宗懔后历任临汝、建城、广晋三个县的县令。逢母丧,辞职守孝,一哭就吐血,二十天内,哭死而又苏醒的情况就有三次。每天早上,都有数千只鸟聚集在他家的草房上,宗懔一哭,它们就飞来,哭声一停,群鸟就飞去。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宗懔的孝行感动了群鸟,所以才有这种情况。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