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的第三个儿子。开始被封为东平王,朝廷授予他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迁任大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
北魏旧制,中丞出行,一千步以内要肃清道路,不准行人通过;中丞要与皇太子分开道路,王公们都要远远地停住自己乘坐的车辆,解下拉车的牛,把车辕放在地上,以等待中丞通过。如果谁动作迟缓,就用红颜色的木棒打他。自从迁都邺城,建立北齐,这种礼仪已经停止。武成帝想过分地宠爱高俨,便命令完全恢复旧的礼仪。高俨刚从北宫出来,将到中丞府,所有京畿中的步兵骑士,领军的属官僚吏,中丞的仪仗,司徒的车驾礼仪,无不全部备齐。武成帝与胡皇后在华林园的东门外,树起帐幕隔着青纱步幛观看。派宦官骑着马驰向高俨的仪仗,无法进入,宦官自称奉敕命而来。拿着红色木棒的人随着吼声将宦官的马鞍打坏,马被惊起,人被摔倒。武成帝大声笑着,认为很好。他又下令让高俨停下车辆仪仗,话传出后,整个京师的人都出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