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之颓废
今者宋学渐渐废矣。自北京朝廷,开《四库全书》馆,示以汉、宋兼采之态度,于是一般汉人,不复如从前之墨守宋学。嘉庆中,著《啸亭杂录》之礼亲王,尝云:“予尝欲得明薛瑄之《读书记》,胡居仁之《居业录》,求之北京书肆,贾人谢曰:近二十余年,吾等书肆,久无此种书籍,恐购者无人,徒伤资本也。《读书记》、《居业录》二书,宋学者奉为一种之教科书,虽中国书籍会萃之北京,亦不见其影,可见斯学衰废之甚矣。”礼亲王又云:“乾隆末期,于敏中、和珅为相以来,士风为之一变,其黠者讥诮正人,文饰己过;其迂者株守考订,以訾议宋儒为能事,所谓濂洛关闽之书,束之高阁,无读之者。”斯言实当时正当之观测也。总之,康熙时代所放之宋学之曙光,再没入于地平线,而别有一新研究、新学问之气运,代之以兴,将卷起一大洪浪,而不破坏旧思想不止。故乾隆至嘉庆至道光,学问上自成一时期焉。所谓新学问者何?即以汉学为先驱,风潮骎骎日进,溯洄先秦,而极之中国文化根源之夏、殷、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