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之编纂
太宗之用意,更注于国史编纂之上。国史始用国语,即满洲文字。明治四十五年,内藤教授,在奉天采收满文老档,谓太祖日记,以万历三十五年(西纪一六○七)始。若以此岁为基础,考之太祖命额尔德尼等创立国语满文,不出七年,早已备置记录,盖因建州之兴,不得不记录中外大也。越二十二年,至太宗天聪三年(西纪一六二九),更进而于记录职外,分任翻译职,著名之大海者,实任翻译,库尔缠当记注之任,太宗顾问机关之文馆由此始。天聪九年(西纪一六三五)八月,《太祖实录图》八册成,图为画匠张伦、张应魁二人之笔,其图解则满、蒙、汉三体文并书。越二年,即崇德元年(西纪一六三六),《太祖实录》成,《实录图》成于《实录》以前,殊可异也。当编纂《实录》之时,太宗谕曰:“从来记录有大金者改为满洲,抉去女真文字。”此事特宜注意也。
清朝开国期之史料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