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号,采一朝一号之制;塞外诸族,不必尽然。起于西剌木伦河上之契丹太祖以来,不别改国号,袭用旧称。契丹之名,入太宗初期,称大辽,圣宗复改曰契丹,至兴宗朝又称辽;契丹之事,屡次不变。前节所记太祖之国号,以大金称;太祖殁后,金国国情日益发展,嗣子太宗即位后九年,改国号。此与契丹事情虽不一致,然后者固采前者几分为范也。
大清国号
天聪十年四月,内外诸贝勒大臣文武群臣共上表请称尊号,满洲蒙古汉人集议定满、蒙、汉表文三通,吏部和硕墨勒根、代青、贝勒多尔衮捧满文表字,科尔沁国土谢图济农捧蒙古表文,都元帅孔有德捧汉字表文,表曰:
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及外藩诸贝勒,恭惟皇上承天眷佑,应运而兴,当天下昏乱之时,修德体天,逆者威之以兵,顺者抚之以德,宽温之誉,施及万方,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