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清廷承明国覆灭之后,海内紊乱,更无财政足言。由清国之记载,则是年五月,掇政王初入北京,对于城内曾经征发之官民家屋,免赋税三年,其屋内之人,曾与满洲人同居者,又免一年;凡大兵经过之地方,伤及田地者,免当年赋税之半,黄河以北各府州县,免三分之一。此固一时权宜之计,于永久财政,无甚影响。其对于财政,有莫大之关系者,即所谓明季三饷之免除是也,不可不先述明代财政之梗概。
明代田主与佃户的劳动生活
万历朝之明国财政
该时代之官民田,总计七百一万三千余顷。税则于夏秋二际分征之,其夏税米麦共四百六十万五千余石(内一百九十万三千余石运往京师,余悉留各行省),钞(纸币)五万七千九百余锭(此除官司府所用仅存空名者之外,一般人民全无信用,已于弘治、正德之际不通行)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