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之密建
雍正帝于皇位继承一事,颇有困苦之经验,故于生前不宣布册立皇太子云。帝即位之后,预就诸皇子中可以托负宗社者定之,亲写其名,密封于匣,置于乾清宫内之正大光明匾额后,以备不虞,又以此意谕示诸王大臣。迨帝死后,君臣共同启视,然后绍大统,是为高宗(乾隆帝)。密建之制度,尔后似为爱新觉罗之家法,但亦不尽然。乾隆帝曰:“建储一事,如井田、封建之必不可行。朕虽未有立储明诏,然既于太祖之前,斋心默告,实与立太子无异。”又曰:“父子兄弟之间,猜疑渐生,至酿成大祸,当思朕今日之言。”观帝之言,则知采用密建,不过惩前代之弊,若此弊别有保障之法,帝亦不必以密建之宗法为善也。时帝以倦于六十年听政之长日月,宣布立第六皇子永瑢为皇太子,退位之后,称太上皇,行训政事。乾隆六十一年之历书,新帝年号之历书,并行于世,可谓抛弃家法之明征。抑帝果以永瑢之名藏于匾额之内与否,不能确信。据当时之传说,帝属望于第五皇子,不幸夭死,始与皇位于六子永瑢云。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