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交际之始
俄人与中国人在政治上、商业上实行交际,虽始自清朝,而互相交通,则始自明朝。以吾人之所知,隆庆元年(西纪一五六七),俄国始派遣大使彼德罗夫及亚力息夫两人于中国,但因彼等未进贡物,不许朝见。万历四十七年,派第二使臣华守哥、彼德林,仍以无贡物不许朝见。此时多母司科多贺司科等西比利亚各地诸将军,始注意通商于中国。后顺治十二年、十三年、十七年,及康熙九年,所派使臣,皆为商人兼之,或以商人随行者。清廷以其为朝贡使,如行跪拜磕头之礼,许其朝见,颁以恩赐;否则,却其贡物遣还之。虽然,其所携货物,大概许其买卖。康熙十五年,受俄国使臣之命而至北京之义哥来司巴夫亚利者,为荷兰商人,谓“俄国僻处远方,不谙中华文义礼法,两次抒诚,致多阙失,实非得已”,于是行三跪九叩礼进贡方物,得以允许通商。
视俄国大使如朝贡使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