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
唐大郎先生去世已多年了,去世前数年在《大公报》上经常写旧诗。有一次他写诗说到唱京韵大鼓的“小彩舞”(这是艺名,真名骆玉笙),这也是硕果仅存的老艺员了。有人问起我一些大鼓书的情况,在此就把当年北京大鼓书的遗事说说吧。
大鼓书的历史本来很早,可以远溯到宋代,陆放翁诗“负鼓盲翁正作场”,就是最早的“大鼓书”,但恐怕和近代的大鼓书还有些区别,其间如何溯其源流,述其演变,那是专门家的事,这里不必多说,这里只说说北京旧时的大鼓书。北京当年的大鼓书,种类可分为京韵大鼓、梨花(也叫铁片、犁铧)大鼓、怯大鼓也叫滑稽大鼓等。京韵大鼓又分文、武两派。武派有动作,俗名“刀枪架”,用手中的板和鼓楗作各种示意动作。文派不加动作。
大鼓书在清代同、光之际,盛行于北方山东、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