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的雅号是稷园,文人学士写诗,均称之为稷园,而不称中山公园,据说这样一叫就“雅”了。是否如此呢?先不去管它,先只说说它为什么叫稷园吧。这当然是因为这里在清代时是社稷坛,是祭社稷的地方。封建时代,“社稷”代表国家,《曲礼》所谓“国君死社稷”、《檀弓》所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都是这意思。“社”代表“土”,“稷”代表“谷”,合起来就代表“国家”,中山公园中心那块“五色土”就是具体象征。五色土四周又围以短墙,四面中心开门,就代表“天子辟四门”,其具体规模,据《宸垣识略》所记:“社稷坛在阙右,坛制方,北向,二成,高四尺。上成方五丈,二成方五丈三尺。四出陛,各四级,皆白石,上成以五色土辨方分筑。内 方七十六丈四尺,高四尺,厚二尺,甃以四色琉璃砖,各随方色,覆瓦亦如之,门四,各二柱,柱及楣阈皆白石,扉皆朱棂。”
社稷坛改为公园之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