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篇论述了君王应当如何保存国家的道理,强调君王应该是“民之所往”、“不失其群者”,即君王如果能够做到民心所向、得到天下群众的拥护,就会“无敌于天下”,否则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就没有人来帮助而导致亡国;又强调君王必须托贤、用贤,即任贤用能以辅政,这些都是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同时列举《春秋》所记诸多代表性事例来说明君王对存亡之理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
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小国德薄,不朝聘大国,不与诸侯会聚,孤特不相守(1),独居不同群,遭难莫之救,所以亡也。非独公侯大人如此,生天地之间,根本微者,不可遭大风疾雨,立铄消耗(2)。卫侯朔固事齐襄,而天下患之;虞、虢并力,晋献难之(3)。晋赵盾,一夫之士也,无尺寸之土、一介之众也(4),而灵公据霸主之余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