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三代改制,指夏、商、周三个朝代在各种礼仪、制度方面的递变。质文,指某种制度的特点是崇尚质朴抑或是崇尚文采。关于本篇篇名,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注曰:“《玉海》四十列目作《三代改制》,与前篇目同,云‘一作《文质》’。疑此篇名一作《三代改制》,一作《三代文质》,而后人误合之也。”不知苏说当否,未敢轻断盲从,但可聊备一说。本篇主要发挥了《春秋》的微言大义,阐述了三代改制的基本情况,认为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并宣扬了文质三统的历史循环论,把文质三统作为改制救弊之道。
《春秋》曰:“王正月。”《传》曰(1):“王者孰谓?谓文王也(2)。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3)?王正月也(4)。”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5),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6)。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