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篇与下面的《郊义》、《郊祭》、《四祭》、《郊祀》本为一篇。俞樾说:“殆由后人欲取足《崇文总目》八十二篇之数,以意妄分耳。”所以这五篇或有首无尾,或上下文不连属,割裂痕迹历历可见。本篇旨在论证郊天的根据和必要性。董仲舒先用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和孔子的“三畏”之说论证了人应该对天产生敬畏之情。他认为,如果不敬畏上天,灾祸就会悄然而至。所以郊天是圣人最看重的事情。接着他又以秦朝废郊礼而改祭他神与周朝郊天作对比,得出了对天的敬畏与否决定国家命运的结论。这是董仲舒“屈君而伸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之言:酝去烟(1),鸱羽去眯(2),慈石取铁(3),赪金取火(4)。蚕珥丝于室,而弦绝于堂(5);禾实于野,而粟缺于仓(6)。芜荑生于燕(7),橘枳死于荆(8)。此十物者,皆奇而可怪,非人所意也(9)。夫非人所意而然(10),既已有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