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胶西王推崇春秋越王、范蠡和文种,故以“仁”赞许。董仲舒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是《春秋》贵信而贱诈,而越王正是靠行诈而称霸的。这里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命题:“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这句话的内涵在于强调人的内在动机和思想品德的纯洁端正,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误解的绝对不讲功利,弃绝功利。这是需要注意的。本文对的是胶西王,而《汉书·董仲舒传》对的是江都王。
命令相曰(1):“大夫蠡(2)、大夫种(3)、大夫庸(4)、大夫睾(5)、大夫车成(6),越王与此五大夫谋伐吴(7),遂灭之,雪会稽之耻,卒为霸主。范蠡去之,种死之。寡人以此二大夫者为皆贤。孔子曰(8):‘殷有三仁。’今以越王之贤,与蠡、种之能,此三人者,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其于君何如?桓公决疑于管仲(9),寡人决疑于君。”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