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篇论述君王必须在言行中贯通正确的道理。《春秋》通过记载得失、讨论动机、订立原则、载录贤方、接近幽隐等途径,让君王明白自己的法统纲纪在实行中是否适宜。这就要求君王要了解人民的气概、语言、行为和事情。一句话,就是要了解人民的性情。
《春秋》,大义之所本耶!六者之科(1),六者之指之谓也(2)。然后援天端(3),布流物(4),而贯通其理,则事变散其辞矣(5)。故志得失之所从生(6),而后差贵贱之所始矣;论罪源深浅(7),定法诛(8),然后绝属之分别矣(9);立义定尊卑之序,而后君臣之职明矣;载天下之贤方(10),表谦义之所在(11),则见复正焉耳;幽隐不相踰(12),而近之则密矣,而后万变之应无穷者,故可施其用于人,而不悖其伦矣。是以必明其统于施之宜(13)。故知其气矣,然后能食其志也(14);知其声矣,而后能扶其精也(15);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