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中国文化史
第三编 近世文化史   第十八章 经济之变迁
近代 · 柳诒徵
下载:中国文化史.txt
本书全文检索:
       吾国历代虽有与各国通商互市之事,然在满清道、咸以前,大都锁国独立,其经济之变迁,要皆限于国内。自五口通商以后,门户洞开,海陆商埠,逐年增辟,加以交通之进步,机械之勃兴,而吾国之经济遂息息与世界各国相通。昔之荒陬僻壤,可变为最重要之都市;昔之家给人足者,多变为不平均之发展。语物力之开发,则为远轶于前;论财政之困难,又觉迥殊于古。而国民之思想道德,根于经济之变迁而变迁者,尤为治史者所当深究矣。
       经济之变迁无他,吸收散殊之各点,集中于新辟之地。新兴之业与外人相竞争,而卒之仍为外人所操纵,而吾国之巧黠者又袭取其术以操纵吾愚民,而愚民遂日随以颠倒而已。集中之法,第一在通商市埠。商埠之开,始多迫于条约,继则自保利权,轮舶走集,物货填委,其附近各地及与之关连者,罔不仰通商大埠之鼻息。而此通商大埠,又听命于世界各大商场,铜山东崩,洛钟西应,牵连钩贯,而盈亏消息,恒多不能自主。此数十年间经济变迁之主因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简介

   弁 言
   绪 论
第一编 上古文化史
   第一章 中国人种之起源
   第二章 洪水以前之制作
   第三章 家族及私产制度之起源
   第四章 政法之萌芽
   第五章 文字之兴
   第六章 洪水以后之中国
   第七章 衣裳之治
   第八章 治历授时
   第九章 唐虞之让国
   第十章 治水之功
   第十一章 唐虞之政教
   第十二章 夏之文化
   第十三章 忠孝之兴
   第十四章 洪范与五行
   第十五章 汤之革命及伊尹之任
   第十六章 殷商之文化
   第十七章 传疑之制度
   第十八章 周室之勃兴
   第十九章 周之礼制
   第二十章 文字与学术
   第二十一章 共和与民权
   第二十二章 周代之变迁
   第二十三章 学术之分裂
   第二十四章 老子与管子
   第二十五章 孔 子
   第二十六章 孔门弟子
   第二十七章 周末之变迁
   第二十八章 诸子之学
   第二十九章 秦之统一
   第三十章 秦之文化
   第三十一章 汉代内外之开辟
   第三十二章 两汉之学术及文艺
   第三十三章 建筑工艺之进步
第二编 中古文化史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中衰及印度文化东来之故
   第二章 佛教入中国之初期
   第三章 诸族并兴及其同化
   第四章 南北之对峙
   第五章 清谈与讲学
   第六章 选举与世族
   第七章 三国以降文物之进步
   第八章 元魏之制度
   第九章 佛教之盛兴
   第十章 佛教之反动
   第十一章 隋唐之统一及开拓
   第十二章 隋唐之制度
   第十三章 隋唐之学术文艺
   第十四章 工商进步之特征
   第十五章 隋唐之佛教
   第十六章 唐宋间社会之变迁
   第十七章 雕板印书之盛兴
   第十八章 宋儒之学
   第十九章 政党政治
   第二十章 辽夏金之文化
   第二十一章 蒙古之文化
   第二十二章 宋元之学校及书院
   第二十三章 宋元间之文物
   第二十四章 河流漕运及水利
   第二十五章 明儒之学
   第二十六章 明之文物
第三编 近世文化史
   第一章 元明时海上之交通
   第二章 西教之东来
   第三章 明季之腐败及满清之勃兴
   四章 西方学术之输入
   第五章 清代之开拓
   第六章 满清之制度
   第七章 清初诸儒之思想
   第八章 康乾诸帝之于文化
   第九章 学校教育
   第十章 考证学派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与鸦片之祸
   第十二章 内治之腐败及白莲发捻之乱
   第十三章 外患与变法
   第十四章 译书与游学
   第十五章 机械之兴
   第十六章 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
   第十七章 法制之变迁
   第十八章 经济之变迁
   第十九章 最近之文化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