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殷之礼,文献无征。而古书所言古代制度,多有莫知何属者。汉、晋诸儒解释其制,往往托之于夏、殷,谓其与周代制度不合也。今以诸说合为一篇,标曰“传疑之制度”。
(一)九州之界域。
《尔雅》:“九州: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郭璞注:“此盖殷制。”郝懿行曰:“郭云‘此盖殷制’者,《释文》引李、郭同。《诗·周南·召南谱正义》引孙炎曰:‘此盖殷制。《禹贡》有梁、青无幽、营,《周礼》有幽、并无徐、营。’是孙炎以《尔雅》之文与《禹贡》《周礼》异,故疑为殷制。”又曰:“《逸周书·大匡篇》云:‘三州之侯咸率。’《程典篇》云:‘文王合六州之侯奉勤于商。’《商颂》云:‘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又云:‘帝命式于九围。’《毛传》:‘九围,九州也。’殷有九州,皆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