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戊經曰:腎氣虛,則厥逆上沖。實則脹滿,骨筋間眇動。治實當瀉然穀出血,不足則補復留。病未形者,取湧泉,丹田,命門案之,正居邪迺去。
經曰:其病者,邪自外入,乘氣血之中。使其陰陽互薄,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气(气火)離居。一實一虛,血併於陰,气併於陽,故爲驚狂。血併於陽,气併於陰,故爲炅熱。
血併於上,气併於下,心煩惋然善怒。血併於下,气併於上,亂而喜忘。
經曰:氣血者,喜溫惡寒,寒則泣而不流,當以溫,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併爲血虛,血之所併爲气虛。故血言,則有之爲實,無則爲虛。
气併則少血,血併則少气。血气(气火)相失,故爲虛焉。絡之與孫絡之脈,俱輸於經,血與气併則爲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