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传记   
胡适传
第二章   一、乡巴佬变成“新人物”
易竹贤
下载:胡适传.txt
本书全文检索:
       1904年春天,胡适告别了母亲和家乡,跟随他的三哥到上海去求学。他身穿蓝呢夹袍,外罩绛色大袖马褂,脑后一条小辫子,用红头绳扎着,跷跷的拖在背后,完全是一副地道的乡里土少爷打扮。当年由绩溪上庄出门只能步行,他们经逍遥崖、江南第一关、栈岭,沿新安江、富春江而下,至余杭乘小船,走了七天七夜才到杭州,然后乘火车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①这个乡巴佬要在这里住下、读书,寻求那被高山崇岭封闭着的家乡所不能梦想的“新学”。
       他进的第一个学堂是梅溪学堂,这是他父亲生平最佩服的一个朋友张焕纶(经甫)先生创办的。②那时是清朝末年,刚刚废科举、兴学校,这梅溪学堂课程还很不完备,只有国文、算学、英文三门。胡适因为不懂上海话,又不曾“开笔”做文章,所以暂时编在第五班,差不多是最低的一班。但胡适在家乡已经读了许多古书,现在进五班,国文读《蒙学读本》,他自然不费吹灰之力,正好可以默默地用全力专攻他没有学过的英文和算学。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作者简介
第一章
   一、家乡和家庭
   二、年轻守寡的母亲
   三、入家塾,拜孔夫子
   四、“先生”讲故事
   五、从拜神到打菩萨
第二章
   一、乡巴佬变成“新人物”
   二、读《天演论》、《新民说》
   三、作者、编者、记者
   四、脚气病与做诗
   五、浪荡子痛改前非
第三章
   一、弃农学文
   二、几乎做了基督徒
   三、对美国生活和政治的兴趣
   四、共和与帝制问题
   五、师从杜威攻实用主义哲学
   六、真博士,还是假博士?
第四章
   一、《新青年》、北大、陈胡
   二、娶了一位小脚夫人
   三、打孔家店
   四、教“中国哲学史”
   五、赞扬毛泽东和孙中山
   六、林纾笔下的“狄莫”与“秦二世”
第五章
   一、首举义旗
   二、文学观念的革新
   三、最先“尝试”白话新诗
   四、翻译有功,创作无力
   五、造一个中国的“娜拉”
   六、为无名青年立传作序
第六章
   一、“国粹”与“国渣”
   二、疑古精神
   三、用历史演进法考证小说
   四、对金圣叹“一分为二”
   五、开创“新红学”
   六、与鲁迅的交往
   七、“考据癖”的乐趣
第七章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
   二、《努力》谈“好政府主义”
   三、“不想替帝国主义辩护”?
   四、二进宫
   五、在孙、陈、段之间
   六、女师大风潮前后
第八章
   一、在莫斯科
   二、海外读敦煌卷子
   三、往西去!
   四、经日本返国途中
第九章
   一、在上海重整新月社
   二、中公校长偶作冰人
   三、“人权运动”始末
   四、“五鬼乱中华”
   五、“传记热”与《四十自述》
第十章
   一、“人权”余波
   二、《独立评论》的“独立精神”
   三、与民权保障同盟的分歧
   四、他所希望的蒋介石
   五、唱对日不抵抗低调
   六、大青山抗日战死将士公墓碑的遭遇
第十一章
   一、白话文与“大众语”
   二、孔子的再评价
   三、南游的风波
   四、“全盘西化”与“充分世界化”
   五、“一二•九”运动
   六、与苏雪林论鲁迅
第十二章
   一、由低调到抗战
   二、赴美欧作国民外交
   三、书生大使
   四、旧金山—伦敦—北平
   五、北大、“国大”两副乱摊子
第十三章
   一、纽约公寓
   二、《自由中国》的风波
   三、热闹背后的孤寂
   四、学者与小贩
   五、在“围剿”与欢会中倒下
第十四章
   一、丧葬
   二、遗著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