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告老归里,最根本的原因是朱元璋日渐专恣,朝中胡惟庸秉政。因此,不扬功名、不求显达,韬晦自全是他晚年的人生态度。《旅兴五十首》之一颇能表明此时的心迹:初秋积雨过,众绿光如濡。莎鸡啼高树,蟋蟀鸣阶除。时物已改故,芳年从此徂。荣名非我愿,守分敢求余。登楼眺远郊,肆目望天衢。明月出云中,照我华发疏。远归掩关卧,梦到园田居。①"改故"的"时物"自然使我们联想到胡惟庸居相位。政治环境的险恶使其忧郁惆怅:"风雨茫茫兮,蛟龙怒瞋。"②大明开国皇帝的凛然龙威,使每一个人都处于旦夕难保的惊恐之中,刘基宛若"倦鸟思故林,穷鱼思故渊。"③去意遂决。濒行之时,朱元璋作《赠刘伯温》诗云: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云炉。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④诗中对刘基的事功勋业评价很高,但值得我们揣忖的是,朱元璋赠寄刘基的诗作现存的仅此一首,而赐宋濂的诗有六首之多。⑤同时,此诗尾联给刘基指出的是枕石漱流、效摹赤松一路,是提防、戒约还是信笔所如,颇值玩味。但是,居家期间,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