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图书   
胡适作品集
胡适
下载:胡适作品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丁文江的传记
简介 引言 一 家世和幼年生活 二 他的恩师——龙研仙先生 三 他在日本一年多——计划往英国留学
四 海上的救星 五 在英国留学七年(1904—1911) 六 第一次中国内地的旅行 七 地质科科长——地质研究所——北大地质系 八 民国初年的旅行——太行山与山西铁矿——云南与四川
九 丁在君与徐霞客 十 地质调查所所长(1916—1921) 十一 北票煤矿公司(1921—1925)——《努力周报》(1922—1923) 十二 《玄学与科学》的论争(1923) 十三 “大上海”的计划与实施(1926)
十四 回到地质学来:广西的地质调查(1928)——西南地质调查队(1929—1930)——北大地质学教授(1931—1934) 十五 独立评论(1932—1935) 十六 苏俄的旅行(1933)——最后三年的政论 十七 “就像你永永不会死一样” 附录 丁文江遗嘱
校勘后记 附录一 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 附录二 龙研仙同情革命 后记
中国哲学史大纲
简介 ●序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九篇 庄子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十一篇 荀子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简介 第一篇 《水浒传》考证 第二篇 《红楼梦》考证 第三篇 《西游记》考证 第四篇 《三国志演义》考证
第五篇 《三侠五义》考证 第六篇 《官场现形记》考证 第七篇 《儿女英雄传》考证 第八篇 《海上花列传》考证 第九篇 《镜花缘》考证
第十篇 《老残游记》考证 第十一篇 《醒世姻缘传》考证
习惯重于方法
简介 为什么读书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怎样读书 找书的快乐
中国书的收集法 谈字典的功用 思想的方法 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
一论治学方法 二论治学方法 三论治学方法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 问题与主义
历史科学的方法 搜集史料重于修史 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 论证据 格致与科学
谈谈实验主义 不要抛弃学问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日本译《中国五十年来之文学》序
人生大策略
简介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树头铜钲 第3章 畅想曲 第4章 中天丽日
第5章 交响乐 第6章 共鸣 第7章 暮钟 第8章附录 编后记
南游杂忆
简介 一、香港 二、广州 三、广西
四、广西的印象 尾声
去国集
简介 自序 耶稣诞节歌 大雪放歌 大风雪寒甚戏作歌
哀希腊歌 自杀篇 老树行 满庭芳 临江仙
将去绮色佳留别叔永 沁园春·别杏佛 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 相思 秋声
秋柳 沁园春·誓诗
国语文法概论
简介 国语与国语文法 国语的进化 文法的研究法
实验主义
简介 一 引论 二 皮耳士——实验主义的发起人 三 詹姆士的心理学 四 詹姆士论实验主义
五 杜威哲学的根本观念 六 杜威的思想 七 杜威的教育哲学[1] 结论
尝试集
简介 第一辑 诗歌 第二辑 杂文 第三辑 传记 第四辑 小说
第五辑 戏剧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简介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简介 戏剧改良问题 文学进化的意义 学研究的益处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
简介 编序 作者小传 公民 道德的勇气
“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主义 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 怎样才配称做现代学生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谈动 谈静 学问之趣味 自由与放纵 论自我实现
缺陷论 生活的艺术 读书的艺术 世界观与人生观 科学的头脑
青年与我 社会的不朽论 立志做大事 运动家的风度 雪耻与御侮
中国人的国民性 为什么要爱国 人生目的何在 理信与迷信 何谓自由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享福与吃苦 黄花岗烈士纪念会演说词 哀思 美国的民主
最先与最后 新知 读者可以自负之处 科学的起源 庄子
孔子的人格 日本的衣食住 文艺之研究与鉴赏什么与怎么 论雅俗共赏 文艺鉴赏的程度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文学的一个界说 词的境界 辞赋之渊源 元剧之文章
论时代思潮 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 物理学和人生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美与同情
《论语》解题 东西人教育不同 文学 白马湖之冬 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之五
翡冷翠山居闲话 重刊《浮生六记》序 雾之美 以漫画初刊与子恺书 闻歌有感
藏行纪程 论“他妈的!” 骂人的艺术 与蔡孑民书 答林琴南书
《近代散文钞》序 邻人 求阙斋日记 脸谱 请客
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 苦雨斋之一周 祝你奋斗到底 劝菜
辰州途中 故都的回忆 怀李叔同先生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淮南王书
简介 一、淮南王和他的著书 二、论“道” 三、无为与有为 四、政治思想
五、出世的思想 六、阴阳感应的宗教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简介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白话文学史
简介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古文是何时死的 第二章 白话文学的背景
第三章 汉朝的民歌 第四章 汉朝的散文 第五章 汉末魏晋的文学 第六章 故事诗的起来 第七章 南北新民族的文学
第八章 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 第九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上) 第十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下) 第十一章 唐初的白话诗 第十二章 八世纪的乐府新词
第十三章 歌唱自然的诗人 第十四章 杜甫 第十五章 大历长庆间的诗人 第十六章 元稹 白居易
看破不说破
简介 禅海钩沉 寻本溯源 论禅札记 附记
禅学指归
简介 中国禅学之发展 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 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 菩提达摩考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 海外读书杂记 禅学古史考 荷泽大师神会传 《坛经》考
楞伽宗考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禅宗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 论禅宗史的纲领 诗僧与谐诗
《楞伽师资记》序 朱子论禅的方法 所谓“六祖呈心偈”的演变 禅宗的方法:道不可告,告即不得 《全唐文》里的禅宗假史料
《淦石录》里的禅宗传法史料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与入矢义高讨论早期禅宗史料 与柳田圣山讨论禅宗史的纲领柳田先生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胡适禅学研究记事
章实斋先生年谱
简介 《章实斋先生年谱》序 《章实斋先生年谱》(至四十岁) 《章实斋先生年谱》(四十一至五十五岁) 《章实斋先生年谱》(五十六至六十四岁)
更正《章实斋年谱》的错误
红楼梦考证
简介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跋《红楼梦考证》 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
终身大事
简介 戏中人物 布景 终身大事
胡适留学日记
简介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版自记 重印自序 自序 一九一一年一月卅日至十月卅日
民国元年(1912)九月廿五日至十二月廿八日 民国二年(1913)四月至三年(1914)二月廿八日 民国三年(1914)三月十二日至七月七日 民国三年(1914)七月七日至八月十日 民国三年(1914)八月十一日至九月十五日
民国三年(1914)九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十一日 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二日至四年(1915)二月十四日 民国四年(1915)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 民国四年(1915)六月十二日至八月九日 民国四年(1915)八月九日至十一月三日
民国四年(1915)十一月廿五日至五年(1916)四月十七日 民国五年(1916)四月十八日至七月廿一日 民国五年(1916)七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四日 民国五年十一月六日至六年(1917)三月廿日 民国六年(1917)三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一日
民国六年(1917)六月九日至七月十日
自由人生
简介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问题 思想的方法 工程师的人生观
不朽 大宇宙中谈博爱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易卜生主义 一个问题
差不多先生传 文学改良刍议 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 名教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 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大众语在那儿
归国杂感 《尝试集》四版自序 教育论话 领袖人才的来源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青年人的苦闷 读书 为什么读书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治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发起《读书杂志》的缘起 “旧瓶不能装新酒”吗?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生命记忆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追悼志摩 追忆曾孟朴先生 丁在君这个人
高梦旦先生小传 九年的家乡教育 十七年的回顾 庐山游记(节选) 平绥路旅行小记
论短篇小说
简介 什么叫做“短篇小说”? 中国短篇小说的略史 短篇小说结论
说儒
简介 自序 说儒 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 校勘学方法论
论《牟子理惑论》 陶弘景的《真治》考 《四十二章经》考 椤伽宗考 《椤伽师资记》序
《神会和尚遗集》序 《坛经》考之一 《坛经》考之二 南游杂忆 平绥路旅行小记
附录一:周东封与殷遗民(傅斯年) 附录二:毛西河论三年之丧为殷制 附录四:原儒(章太炎) 附录五:驳胡适之《说儒》(钱穆)
谈新诗
简介 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