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一〕。公被狐白之裘〔二〕,坐堂側陛〔三〕。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四〕:「怪哉〔五〕!雨雪日而天不寒〔六〕。」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七〕,逸而知人之勞〔八〕。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飢寒〔九〕。令所睹于塗者〔一十〕,無問其鄉;所睹于里者,無問其家;循國計數,無言其名〔一一〕。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歲〔一二〕。孔子聞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一〕 則虞案:藝文類聚二、意林卷一、文選二十四卷注、事類賦注三、御覽十二、三十四、又六百九十四引皆作「雨雪三日」,無「而不霽」三字,歸評本無「之」字,亦無「而」字。
〔二〕 孫星衍云:「『公被』,意林、文選注、藝文類聚作『披』。」◎則虞案:胡刻選注、聚珍版意林、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