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問晏子曰:「人何以則可謂保其身?」晏子對曰:「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二〕,以事一人〔三〕。』不庶幾,不要幸〔四〕,先其難乎而後幸〔五〕,得之時其所也〔六〕,失之非其罪也,可謂保其身矣。」
〔一〕 則虞案:元本無「則」字,從目錄增。
〔二〕 孫星衍云:「詩作『解』。」
〔三〕 孫星衍云:「大雅蒸民之詩。」◎則虞案:此亦毛詩說也。說苑立節、韓詩外傳八屢引皆作「懈」,似作「懈」者三家詩,其實非是。釋文:「『解』,本作『懈』。」六朝以前或本亂之,蓋毛詩本作「懈」,文選東京賦注、白帖四十一引俱作「懈」,是其證。漢書董仲舒傳對策、荀悅漢紀二十八引作「解」,可見作「解」者,乃齊詩之文,晏子春秋作者為齊人,而書中引詩,不同齊詩之說。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