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北宋文化史述论
第三章 宋学的主题及其精神   第一节 性情、理欲之辨
近代 · 陈植锷
下载:北宋文化史述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宋学既以讲求义理为形式,研究性理为内容,它的主题,也便是“性”和“理”。“性”、“理”二词作为宋学的基本范畴,以程颐“性即理也”这一等值交换的判定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发展阶段。大体上讲,南渡之前多言“性”,南渡之后多言“理”。这里且说“性”。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性”字在孔子尚很少言及,直到孟子出来倡“性善”之说,关于“性”的探讨,才成为儒家传统文化中一个占显著地位的问题。宋学以性理之说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溯其学问的根源,自然也就是以孟子为宗师了。程颐说:“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 可知宋学繁荣期几个主要流派以孟子为宗,对以《孟子》、《中庸》为代表的思孟学派的一致推崇和认同,所着眼的正是这个“性”。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所以受到后世推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提出过“仁政”主张。而“性善”论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