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某,女性,66岁。初诊:2005年6月14日。1周前因发热恶寒,胸闷欲吐,西医诊为感冒,打针服药后发热己退,但腹泻日四五次,胸闷加甚,再请西医复诊,心电图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因前后已花千余元,经济困难,遂请中医诊治。患者自诉胸部翳闷,常要深深吸气,腹泻便溏,日一两次,口苦,舌苔黄腻。黄师曰:此痞证也。仲景早有明训也。半夏泻心汤主之。处方:法半夏24克,川连6克,黄芩15克,党参30克,干姜6克,炙甘草12克,大枣12克,瓜蒌皮20克,川厚朴12克(后下)。
3剂后月17日复诊,胸闷已舒,腹泻已止,舌苔薄白,再以3剂巩固善后。
按:《伤寒论》第131条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克,此虽已下之,不为逆,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