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种种制度,大部分是李善长所拟定的。此人是朱元璋的萧何,而学识能力超过萧何,可惜在晚年有点糊涂,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己,死于非命。
他是安徽定远人,书念得不少,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和朱元璋初次见面。那时候,朱元璋的年纪是二十六岁,他的年纪是四十岁。朱元璋尚在郭子兴下面当一名“镇抚”,地位不高,却已先后收编了濠州家乡的壮丁七百,定远驴牌寨的民兵三千,横涧山的元军二万。李善长似乎不曾在元朝有过什么“功名”(秀才举人之类),也不曾当过大小官吏,只是穷乡僻壤,一个偷生于乱世的读书人而已。
《明史·李善长传》,说他“迎谒”朱元璋于朱南攻滁州之时;《太祖本纪》却说朱“道遇”定远人李善长。无论是李迎谒朱,或是朱道遇李,总之,两人一见面便很投机,开始了几十年的合作。朱元璋留他当书记,带着他攻下滁州。从此,叫他参预机密,主持粮饷.协调人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