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嘉靖八才子及归有光之古文
嘉靖初,王慎中等倡为古文,以矫李、何之弊,有“八才子”之号。先是,北地信阳,声华籍甚,教天下无读唐以后书。然其学得于诗者较深,得于文者颇浅,故其诗能自成家,而古文则钩章棘句,剽袭秦汉之面貌,遂成伪体。史称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壮年废弃,益肆力于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与顺之齐名,天下称之曰王、唐。又与陈东、李开先、熊过、任瀚、赵时春、吕高称“八才子”,而王、唐名最高矣。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嘉靖五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山东提学佥事、江西参议、河南参政,后罢官屏居二十年。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五十一。有《遵岩集》。顺之字应德,毗陵人。嘉靖八年进士,历兵部、吏部,入翰林,后罢官,入阳羡山中读书十余年,复召用。以嘉靖三十九年卒,年五十四。有《荆川集》。自八才子之以古文倡也,李何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