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学派之兴
东汉经术,古学为盛。盖自西京贾太傅、孔安国、河间献王,并好古学,于是有《左氏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之传,《周官》最晚出,至是亦颇有习之者。刘歆以古学炫于新室,桓谭、杜林,渊源相近,后进转相研考,古学遂行,尤以诂训为主。杜林夙擅小学,及许叔重受学贾侍中,博稽通人,作《说文解字》,则训诂之书,集其大成,实古文派经学之绪也。马、郑本亦出自古学,郑君乃杂用今古文,经术变迁,其势之被于文学为巨。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扬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熹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光武时,尝上书请屏图谶,帝省奏不悦。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