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曹氏父子之文学及建安七子
建安文学者,总两汉之菁英,导六朝之先路。盖献帝末年,曹操柄国,子桓兄弟,并有文采,群彦蔚集,一时称盛。而七子之目,实自子桓《典论》。其词曰: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幹,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奇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