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渠是宋代漕运的重要航道。当时,大量的官私物资都通过汴渠运送,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汴渠“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物华天宝,不可胜计”。但汴渠以黄河为水源,又是一条多泥沙河流,如果岁久而不加疏浚,就会使河道淤塞,造成河决泛滥之灾。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沈括奉旨疏浚河道,并勘测汴渠沿线地形。
本则笔记记载了沈括测量汴渠水准高度一事。他因地制宜,采用“分层筑堰”的方法,利用大堤外旧沟,筑成阶梯形水堰,分别测出它们的高度差,加起来就得到了汴渠整个的地形高度差。这一方法是我国测绘技术史上的重大成就。在世界上,古代希腊人曾经测量过海的远近,古代罗马人也测量过街道的长度,但都限于平面测量,而地形高度差的测量则是自沈括开始的。
国朝汴渠【汴渠】隋代开凿的运河通济渠的一段,是宋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水路交通要道。它从汴京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