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浙江东部有一座风景秀美的名山——雁荡山。那里群峰峭拔险怪,山谷清幽深邃,尤其是它的山峰全都包容在各个深谷之中,形成了种种奇观:“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自下望之,则高严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这些奇景形成了它有别于其他山岳的一大特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景呢?这原来是流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雁荡山的地质构造以流纹岩类岩石为主,再夹杂一些泥土、沙砾。在远古时代,这里曾经是一块平原地带,以后在地壳运动影响下,上升为高达一千多米的平顶山地。同时,岩层中的垂直裂缝受到风化和流水的侵蚀作用,逐渐扩大加深,演变为沟谷;而坚硬的石岩部分便相对成为了耸立于深谷之上的山峰。
沈括在笔记中论述了雁荡诸峰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道理,并与黄土高原上“立土动及百尺”的地貌成因相映证,从而概括出两者在地形成因上的共同规律。用侵蚀作用来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