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总批:罗刹女遗焰,至今尚在。或问:“在何处?”曰:“遍地都是。只是男子不动火,他自然灭熄了。”这妇人遍能煞火,所以和尚只得求他。】
【澹漪子曰:此心猿再放而再归也。前者之归,有莲花洞之毒魔;今者之归,有火焰山之烈焰。莲花洞有芭蕉扇,火焰山亦有芭蕉扇。然彼处之扇能生火,而此处之扇能灭火。生火者,避之足矣;灭火者,必求之而后得。而此扇又必不可求,而又必不得不求,则一调、二调、三调之劳苦,其能免乎?火于五行之中,最为燥酷飞腾之物,惟水可以胜之,而亦有时乎不能胜,如火云洞红孩之往事可为殷鉴。按篇中灵吉菩萨云:“此扇为昆仑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非太阴之润泽有过于水也,水有形而太阴无形也。学道者亦和合阴阳,调停水火而已。吾身中自有罗刹女,岂必远求之翠云山也哉?
火于世间为大利大害之物,于吾身亦为大利大害之物,往往易生而难灭。故必千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