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出身于中下层士人家庭,家境比较贫寒。一生在乡间设帐授徒,从学者除少数人身份较高外,多数属于中下层子弟。弟子中,出类拔幸者盖寡,只有一个私淑弟子安熙(默庵)比较突出,多亏安熙及其弟子苏天爵、杨俊民等的宣扬,刘因之学才得以"昌大于时"。
当然,刘因生前也并非默默无闻,他凭着自己的品德、才华和努力,赢得了比较高的社会声望,以致丞相不忽木都荐举他做官,并两次受到皇帝的征聘。一个普通儒生能获此殊荣,足见他当时的名气的确非同寻常。
刘因的影响在死后有增无已。
刘因逝世不久,国子助教吴明上书朝廷,请求对刘因加以褒奖,说:臣闻,国家之有隐士,足以励薄俗,扶世教,英风清节,照映千古。如尧舜在位,而有巢由;文武开基,而有夷齐;汉高灭秦,而有四皓;光武中兴,而有严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