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元末明初人)在《辍耕录》中,记载了刘因的一段逸事,说:初,许衡之应召也,道过真定,因谓日:"公一聘而起,无乃速乎?"衡曰:"不如此则道不行。"及先生不受集贤之命,或问之,乃日:"不如此则道不尊。"这条材料流传甚广,明代以后许多人在评价刘因时常引到 它。但是,关于刘因传记的最有权威的著作如《静修先生墓表》、《静修先生词堂记》及《元史》本传中,此事都不见记载。陶氏没有提到材料来源,也许是得之元末传闻吧。如果以时间考之,其真实性却颇有疑问。因为许衡生于1209 年,长刘因四十岁。其应召事在忽必烈即皇帝位初年(1260),其时,刘因还是个十一岁的孩子,是不可能与许衡进行此类寓意高深的谈话的。刘因"不受集贤之命",事在1291 年,许衡已于九年前(1282)故去,时间根本不相及。
不过,这条材料对许刘二人的语言刻划还是传神的。它表明,许刘二人对于"道"有同样的自觉,一个着重于道的实行,一个着重于道的尊崇。这还是比较切合两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