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传记   
刘因评传
第五章 人生观   二、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下载:刘因评传.txt
本书全文检索:
       人应该把什么做为最高目标?理学家们一致的回答学作圣人。①刘因作为理学后学,也对学作圣人问题作了阐发。他在青年时期(十八岁)写过一篇"《希圣解),集中表达了这一思想。该文以神话的形式,借浯溪拙翁、西洛无名公、诚明中子②三人的形象和言辞,渲染了"学作圣人"的主题。文中说:拙翁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小子疑吾言乎?"吾应之曰:"圣可希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何?"曰:"无欲。""孰无欲?"曰:"天下之人皆可无欲。然则天下之人皆可为圣人。"③问题提了出来,还需进一步展开,于是拙翁又说了一大篇话: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爰其厥中,散为万事,终焉而合,复为一理。天地,人也;人,天地也。圣贤,我也;我,圣贤也。人之所钟,乃全而通;物之所得,乃偏而塞。偏而塞者,固不可移;全而通者,苟能通之,何所不至矣?溪拙翁的这些话,主要是杂引周敦颐(通书)"志学"、"志圣"两章及朱熹《中庸章句序》中的文句,但也混合着刘因的理解,因此也可以代表刘因的观点。它以天人合一的理论为根据,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