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传记   
刘禹锡评传
第七章 哲学思想   二、万物"乘气而生"的自然观
下载:刘禹锡评传.txt
本书全文检索:
       刘禹锡继承荀况以来的唯物主义传统,发展柳宗元《天说》的思想,提出了以"气"为世界万物基础的自然观。
       从自然观上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是肯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并在某种具体物质中去寻找自然现象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这些哲学家在处理世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问题上还是直观的、朴素的。他们把世界万物看成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变化组合的结果,一切事物又可以还原为这些原始的或基本的物质。这在中外哲学史上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刘禹锡的自然观也具有这样的特征。他认为物质性的"气"是世界万物存在的基础,并且用清气和浊气、阳气和阴气,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和变化。《天论》下篇云:天之有三光悬宇,万象之神明者也,然而其本在乎山川五行。浊为清母,重为轻始。两位既仪,还相为庸,嘘为雨露,噫为雷风。乘气而生,群分汇从,植类曰生,动类曰虫。保虫之长,为智最大。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内容简介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刘禹锡的身世
   简介
   一、匈奴族后裔
   二、洛阳人
   三、刘禹锡的父系
   四、刘禹锡的母系
第二章 青少年学习时期
   简介
   一、"少为江南客"
   二、中唐江南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三、刘禹锡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
第三章 踏上仕途与永贞革新时期
   简介
   一、"弱冠游咸京"
   二、"三登文科",踏上仕途
   三、入杜佑幕习文武之道
   四、结交有识之士
   五、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
第四章 贬谪时期
   简介
   一、揭示"顺宗内禅"的真相
   二、身处逆境,不忘"初心"
   三、玄都观题诗引起的风波
   四、连州五年的业绩
   五、任夔、和二州刺史
第五章 回朝、再出及闲居东都时期
   简介
   一、从洛阳召回朝廷
   二、在党争中被排挤出朝
   三、任苏、汝、同三州刺史
   四、追随裴度,洛阳"残春"
   五、晚年的生活
第六章 政治思想
   简介
   一、政治上的求实精神
   二、从"甘露之变"看对宦官专权的态度
   三、反对藩镇割据
   四、"人之道在法制"
   五、任贤择能的用人之道
   六、政治革新的思想基础:大中之道
第七章 哲学思想
   简介
   一、刘禹锡写作《天论》的缘由
   二、万物"乘气而生"的自然观
   三、"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天人之辩
   四、"数存而势生"的规律观
   五、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法弛"、"理昧"
   六、"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辩证法思想
   七、"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词"的认识论
第八章 人生观
   简介
   一、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二、"蹈道心一,俟时志坚"
   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四、融合儒佛道,顺应大潮流
   五、"牡丹真国色","依依似君子"
第九章 文学思想与成就
   简介
   一、"文章与时高下"
   二、"诗者,其文章之蕴耶"
   三、名副其实的"诗豪"
   四、刘禹锡诗歌的艺术风格
   五、刘禹锡诗歌的渊源
   六、散文渊源与成就
第十章 刘禹锡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简介
   一、散文的影响
   二、刘禹锡与晚唐诗人
   三、刘禹锡在两宋诗人中的影响
   四、《竹枝词》的贡献及刘禹锡在宋以后的影响
   五、刘禹锡诗在日本的传播
附录 刘禹锡年表
索引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
后记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