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传记   
刘禹锡评传
第二章 青少年学习时期   三、刘禹锡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
下载:刘禹锡评传.txt
本书全文检索:
       刘禹锡一再声称自己的祖上"世为儒而仕",父"亦以儒学"②,"家本儒素,业在艺文"③,"清白家传遗,诗书志所敦。"④这就是说,刘禹锡出生和生长于一个儒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士大夫家庭。
       刘禹锡的父亲家教相当严格。早年在江南做官并与卢徵有姻亲①的权德舆出于亲眼所见,赞场他父亲有"万石之训"。查《史记·万石列传》,万石君是汉初以孝谨著称的石奋。他的家教很严:"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唯谨。??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权德舆以"万石之训"来比喻刘绪的家庭教育,其严格的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刘禹锡自幼聪敏好学,很有教养。权德舆回忆刘禹锡童年时代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始予见其卯,已习《诗》、《书》,佩觽、,恭敬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内容简介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刘禹锡的身世
   简介
   一、匈奴族后裔
   二、洛阳人
   三、刘禹锡的父系
   四、刘禹锡的母系
第二章 青少年学习时期
   简介
   一、"少为江南客"
   二、中唐江南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三、刘禹锡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
第三章 踏上仕途与永贞革新时期
   简介
   一、"弱冠游咸京"
   二、"三登文科",踏上仕途
   三、入杜佑幕习文武之道
   四、结交有识之士
   五、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
第四章 贬谪时期
   简介
   一、揭示"顺宗内禅"的真相
   二、身处逆境,不忘"初心"
   三、玄都观题诗引起的风波
   四、连州五年的业绩
   五、任夔、和二州刺史
第五章 回朝、再出及闲居东都时期
   简介
   一、从洛阳召回朝廷
   二、在党争中被排挤出朝
   三、任苏、汝、同三州刺史
   四、追随裴度,洛阳"残春"
   五、晚年的生活
第六章 政治思想
   简介
   一、政治上的求实精神
   二、从"甘露之变"看对宦官专权的态度
   三、反对藩镇割据
   四、"人之道在法制"
   五、任贤择能的用人之道
   六、政治革新的思想基础:大中之道
第七章 哲学思想
   简介
   一、刘禹锡写作《天论》的缘由
   二、万物"乘气而生"的自然观
   三、"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天人之辩
   四、"数存而势生"的规律观
   五、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法弛"、"理昧"
   六、"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辩证法思想
   七、"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词"的认识论
第八章 人生观
   简介
   一、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二、"蹈道心一,俟时志坚"
   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四、融合儒佛道,顺应大潮流
   五、"牡丹真国色","依依似君子"
第九章 文学思想与成就
   简介
   一、"文章与时高下"
   二、"诗者,其文章之蕴耶"
   三、名副其实的"诗豪"
   四、刘禹锡诗歌的艺术风格
   五、刘禹锡诗歌的渊源
   六、散文渊源与成就
第十章 刘禹锡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简介
   一、散文的影响
   二、刘禹锡与晚唐诗人
   三、刘禹锡在两宋诗人中的影响
   四、《竹枝词》的贡献及刘禹锡在宋以后的影响
   五、刘禹锡诗在日本的传播
附录 刘禹锡年表
索引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
后记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