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炮
清朝统治者重视骑射,刀枪弓矢等仍然是用兵作战中的主要武器。同时,火枪火炮也在统一中国、平定叛乱和巩固边防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前期,火器制造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如康熙年间在宫内造办处、景山和铁匠营设立炮厂,所制枪炮专供皇室和满八旗之用,还专门建立了装备鸟枪、火炮的火器营。为平定三藩之乱,康熙特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制造适应南方地形特点和便于战场上机动使用的火炮。南怀仁“依洋式铸造新炮”①,并进呈《神威图说》一书,介绍了西方的制炮理论和方法。在康熙十四年(1675)至康熙末年四十余年间,仅中央政府就督造或改制神威无敌大将军、金龙炮、制胜将军、威远将军等各型火炮近千尊,可见火炮制造的数量之大,并且铁炮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了铜炮。清代火炮的种类也是相当多的,有几十斤到三四百斤较灵便的轻型炮,也有五六百斤到七八千斤主要用于攻城的重型炮。乾隆二十一年(1756)颁行的《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载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